腾讯科技讯 3月12日,最新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机器人正走进各行各业,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机器人并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就业。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研究员乔治格雷茨(Georg Graetz)和伦敦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Economics)研究员盖伊迈克尔(GuyMichaels)对17个国家的机器人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他们本周发布报告称,把机器人引入工作场所能推动经济增长0.37%,劳动生产率也能提升同样的百分比。 更重要的是,机器人的引进对整体工作时长没有显著影响,但会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平均工资水平。格雷茨在接受电话采访时称:机器人对生产率有积极的影响,这会导致企业利润提升,而工人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共享其中部分利润。 虽然如此,机器人所带来的影响也并非全是积极的。该报告称,虽然对整体就业市场的影响不大,但还是会对低级技工和一部分中级技工的就业造成负面影响。 这与之前的一些相关报告相互吻合。牛津大学经济学家卡尔贝尼迪克特弗雷(Carl Benedikt Frey)和迈克尔奥斯博恩(MichaelOsborne)上个月曾在一份报告中称,美国47%的员工面临被自动化取代的较高风险。 格雷茨和迈克尔在报告中还称,机器人的普及不会对劳动力市场造成两极分化的局面:即对低级技工的影响更大,而中级技工受影响程度较小。格雷茨和迈克尔认为,机器人对生产率提升的影响相当于英国19世纪末蒸汽机技术所带来的贡献。 1993年至2007年,该报告所调查的这17个国家的机器人使用量增长了150%,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汽车组装和农业收割等。按国家划分,机器人在德国、丹麦和意大利最普及。按行业划分,交通、化学和冶金行业对机器人的应用最广泛。 报告称,机器人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伦敦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本周早些时候发布报告称,1990年至2005年6个工业国家的机器人价格下降了50%。格雷茨和迈克尔称:机器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将是巨大的。 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上月曾向媒体透露,鸿海计划在3年内让7成生产线实现自动化。郭台铭称,机器人将取代工人,提高生产效率。目前鸿海在中国内地拥有约100万员工。 893 430 888 580 64 651 383 760 56 180 738 22 866 310 454 657 87 535 269 785 763 342 310 412 441 565 623 537 106 61 697 983 645 137 90 344 323 131 122 954 30 658 245 351 742 183 292 757 420 897 136 828 352 398 903 507 758 666 986 136 983 194 647 159 821 313 266 281 260 68 75 173 468 845 77 10 122 568 444 631 843 385 836 857 600 880 922 254 255 379 469 618 964 405 54 614 781 993 462 754